作者:远藤周作
译者:林水福
南海出版公司,2013
前阵子看过了 Scorsese 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 Silence(2016),接着又找了小说来读,确信我真是好喜欢这个故事,就算在里面走过两遍了,也还会被哀伤的铅色大海给吸进去。
《沉默》是、又不仅是一部宗教小说。作者自己在后记坦言,他在书中的立场想必会受到基督教神学方面的批评。而我想,正是因为有那些不符合正统的部分,其主题寓意才多了些世俗意味,让秉持无神论的读者也能获得同等的启发与鼓舞。
故事发生在日本历史上最严厉禁止天主教的时期。罗马教会收到消息,称由葡萄牙派往日本传教的神甫费雷拉被捕,并且在长崎受到名为「穴吊」的酷刑拷问,现已宣誓弃教了。两位年轻神甫洛特里哥和卡尔倍一方面不相信才学深厚、信仰坚定的昔日恩师会做出弃教之事,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天主教在日本断了根,于是主动请求偷渡前去日本传教和找寻费雷拉的下落。
等待他们的若只是严刑倒还简单。对虔诚的神甫和教徒而言,殉教亦是践行信仰的方式,即使面对死亡,他们也不会动摇。真正让神甫备受煎熬的是电车难题一般的两难境地:他们来到日本是为了传播教义、帮助和救赎世人,现实却是当地信众因为信仰天主教和掩护神甫行踪而不断被处死;若想真的救人性命,他们必须顺从官府宣誓弃教,但这无异于否认了自己身为神职人员的全部过往和存在意义。
远藤周作在小说中借由不同立场的人物抛出了几个问题。穷困的信众想知道,比起满是苦难的人世,天国是否真的只有永久的安乐。幕府官员质问洛特里哥,为什么一厢情愿地觉得对欧洲国家有益的天主教对日本也同样有益。洛特里哥则不明白,当子民深陷悲惨,神为何一再沉默。这些问题最终指向信仰的本质及其意义:那些殉教死去的贫民获得了什么?不远万里冒险而来的传教士又为了什么?
小说临近结尾时,洛特里哥也像曾经的老师费雷拉一样被带到了「穴吊」的刑场。经过这一路的见证、担忧和猜测,在读到尾声他的自白时我只深深感到震撼。远藤用一种超现实的、极富古典戏剧感的处理方式告诉我们,行为即是回答,因为相信本身就代表了神的在场。
而对不信教的读者来说,更普适的答案是书中那句「为美丽的、良善的东西而死是很容易的;为悲惨的、腐败的东西而死才是困难的」——或许信仰无需归于某样事物,只要你为了追求甘愿承受。
p.s. 难得碰上像林水福这样写地道中文的译者,语言流畅又漂亮,简直让人忘记是在读译作。
p.p.s. 相比之下,Scorsese 在电影结尾做的改编确实显得太直白和具象化。也懂了为什么说加菲并不完全适合演 Rodrigues:他身上所充盈的对人的爱和善,至少在远藤周作笔下,只是信仰较为轻飘飘的那面。